録字组词目录:

lù开头   lù结尾   lù中间   lù成语



拼音 “lù” 録组词

  1. 録图 [lù tú]
      即图箓。图谶符命之书。録﹐通“箓”。
  2. 録科 [lù kē]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凡科考一二等﹐及三等小省前五名﹑大省前十名准送乡试外﹐其馀因故未考者﹐及在籍之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名不列于学宫。不经科考者﹐均由学政考试﹐名为“録科”。经录科录取者即可参加乡试。
  3. 録供 [lù gòng]
      法律上指讯问时记录当事人说的供词。
  4. 録白 [lù bái]
      宋时枢密院承旨起草的文件。
  5. 録民 [lù mín]
      传说中的一种异人。
  6. 録事 [lù shì]
      1.职官名。晋公府置录事参军﹐掌总录众官署文簿﹐举弹善恶。后代刺史领军而开府者亦置之。省称“録事”。隋初以为郡官﹐相当于汉时州郡主簿。唐宋因之﹐京府中则改称司录参军。元废。清初各部又设录事﹔清末新官制﹐京师各部及京内外各级司法衙门均设有八品以下录事。 2.指民国时官府或其他机构中任抄写工作的低级职员。 3.唐代曲江宴上进士所推举的督酒人。 4.称会饮时执掌酒令的人。 5.***。 6.开设赌局﹐坐分其利的人。
  7. 録兰 [lù lán]
      绿襕﹐下截加绿的襕衫。文士之服。
  8. 録符 [lù fú]
      即竹使符。为汉代分与郡国守相的符信。
  9. 録记 [lù jì]
      记录。
  10. 録第 [lù dì]
      1.按名次录用。 2.编次。
  11. 録爵 [lù jué]
      谓享受爵禄﹐为官。
  12. 録略 [lù lüè]
      汉刘向录奏和刘歆《七略》的并称。
  13. 録书 [lù shū]
      清代都察院公文存档的副本。
  14. 録命 [lù mìng]
      录公的命令。
  15. 録贴 [lù tiē]
      抄录张帖。
  16. 録公 [lù gōng]
      1.录尚书事的敬称。 2.宋代南方称押司录事。
  17. 録黄 [lù huáng]
      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18. 録籍 [lù jí]
      记载官俸等级的簿册。録﹐通“禄”。
  19. 録子 [lù zǐ]
      即札子。
  20. 録奏 [lù zòu]
      记录并上奏。
  21. 録音机 [lù yīn jī]
      1.把声音记录下来以便重放的机器。应用最广的是磁带录音机。 2.比喻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的人。
  22. 録要 [lù yào]
      唐时琵琶曲名。又名《六么》﹑《绿腰》。
  23. 録治 [lù zhì]
      拘捕并治罪。
  24. 録橐 [lù tuó]
      谓抄家﹐清点登记财产。
  25. 録像机 [lù xiàng jī]
      供记录电视图像及伴音信号的机器。通常是指磁带录像机。
  26. 録像 [lù xiàng]
      1.亦作“録相”。 2.用光学或电磁等方法把图像记录下来。亦指记录下来的图像。
  27. 録序 [lù xù]
      依次录用。
  28. 録问 [lù wèn]
      谓省察甄别囚人。
  29. 録相 [lù xiāng]
      见“録像”。
  30. 録遗 [lù yí]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凡生员参加科举﹑录科未取﹐或未参加科试﹑录科者﹐在乡试前再行补考一次﹐名为“録遗”。经过录遗即可参加乡试。
  1. 总録 [zǒng lù]
      犹统领。
  2. 追録 [zhuī lù]
      1.追记,补写。 2.表彰死者生前的功绩。 3.追溯以往,加以录用。
  3. 知録 [zhī lù]
      官名。“知録事参军”的省称。为一种属官,掌管文书,纠查府事等。至元代不设。
  4. 专録 [zhuān lù]
      总揽。
  5. 质録 [zhì lù]
      收押。
  6. 真録 [zhēn lù]
      指道教的符箓。
  7. 注録 [zhù lù]
      记载,登录。
  8. 甄録 [zhēn lù]
      1.甄别录用;选择采用。 2.犹选录。
  9. 照録 [zhào lù]
      谓不作改变﹑不加润饰地记载原话或誊写原稿。
  10. 征信録 [zhēng xìn lù]
      有关经手公益款项收支情况的报告书。
  11. 执録 [zhí lù]
      逮捕。
  12. 赵録 [zhào lù]
      指宋赵明诚的《金石录》。
  13. 宰録 [zǎi lù]
      宰相的名位。
  14. 遗録 [yí lù]
      1.谓遗弃不取。 2.指前人的语录。
  15. 野録 [yě lù]
      谓私人所撰的史籍。宋贾同撰《山东野録》。
  16. 逸録 [yì lù]
      失传的记载。
  17. 杂録 [zá lù]
      1.古代史学体裁之一种。 2.古人多以此为书名。
  18. 讯録 [xùn lù]
      谓省察﹑审讯囚徒罪状。
  19. 押録 [yā lù]
      即押司。
  20. 选録 [xuǎn lù]
      1.选拔与录用。 2.选择收录。
  21. 小録 [xiǎo lù]
      1.正史以外的一种短篇杂史。 2.宋新科进士的题名录。
  22. 恤録 [xù lù]
      谓予以抚恤,并记其功。
  23. 戊申録 [wù shēn lù]
      旧时称阴间记录人在世所行善恶的簿册。
  24. 武録 [wǔ lù]
      武举及第人的名册。
  25. 系録 [xì lù]
      记录一姓世系的谱牒。
  26. 详録 [xiáng lù]
      详尽记载。
  27. 同録 [tóng lù]
      谓一同收入。
  28. 同年録 [tóng nián lù]
      科举时代记载同年登科者姓名﹑年龄﹑籍贯﹑履历的册子。
  29. 同门録 [tóng mén lù]
      1.科举时代同科者的花名册。 2.指同学姓名录。
  30. 通讯録 [tōng xùn lù]
      记载他人通信地址及电话号码﹑电报挂号﹑传真号码等的簿册。
  31. 誊録 [téng lù]
      用工楷誊清抄录。科举时试卷校阅前的手续之一。
  32. 天録 [tiān lù]
      谓载名于典籍﹑图书。
  33. 司録 [sī lù]
      官名。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北周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唐开元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参阅《通典.职官十五》﹑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
  34. 图録 [tú lù]
      同“图箓”。
  35. 试録 [shì lù]
      明清时﹐将乡试﹑会试中试的举子姓名籍贯名次及其文章汇集刊刻成册﹐名曰试录。
  36. 书録 [shū lù]
      1.图书目录。《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唐毋煚《古今书录》四十卷。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 2.书法家名录。宋董史撰《皇宋书录》三卷﹐记宋代书法家一百六十一人的名氏。
  37. 史録 [shǐ lù]
      历史的文字记录。
  38. 收録 [shōu lù]
      1.收集抄录。
  39. 实録 [shí lù]
      1.符合实际的记载。 2.如实记载;真实地记录。 3.中国封建时期编年史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最早见于记载的有南朝梁周兴嗣等的《梁皇帝实录》,记载武帝事。已散佚。见《隋书.经籍志二》。至唐初由史臣撰已故皇帝一朝政事为实录,成为定制。后世沿之。明清两朝,设有实录馆,所存实录较多。今存最早的有唐韩愈的《顺宗实录》。 4.私人记载祖先事迹的文字,有时也称实录。如唐李翱有《皇祖实录》。
  40. 省録 [shěng lù]
      1.省察。《后汉书·班超传》:“故 超 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踰望,三年於今,未蒙省録。”
  41. 摄録 [shè lù]
      拘捕。
  42. 赏録 [shǎng lù]
      1.赏赐财物和把功劳记录在案。 2.欣赏录用。
  43. 审録 [shěn lù]
      犹审讯。
  44. 板録 [bǎn lù]
      登记户籍。
  45. 宝録 [bǎo lù]
      1.珍藏。 2.帝位。
  46. 编録 [biān lù]
      1.依次着录之文。 2.编集着录。 3.指编集着录之书。
  47. 标録 [biāo lù]
      着录。
  48. 簿録 [bù lù]
      1.登记财物的账目。 2.谓查抄财产﹐将其登记入册。 3.典籍的目录。
  49. 采録 [cǎi lù]
      1.采纳录用;采纳。 2.搜求摘录。
  50. 材馆録 [cái guǎn lù]
      宋虞允文记载人才的名录。
  51. 参録 [cān lù]
      参与总领。录,总领。东汉尚书之权超过三公,自安帝顺帝后,大将军及三公执政的都加录尚书事。后来帝后家专政,三公仅得参预,故称“参録”。
  52. 谶録 [chèn lù]
      谶书的目录。
  53. 抄録 [chāo lù]
      抄写。
  54. 齿録 [chǐ lù]
      1.收录;录用。 2.科举时代,汇刻同榜者姓名﹑年龄﹑籍贯﹑三代等的册籍。也称同年录。
  55. 逮録 [dǎi lù]
      逮捕;拘囚。
  56. 撮録 [cuō lù]
      采录;摘录。
  57. 登科録 [dēng kē lù]
      即登科记。
  58. 点将録 [diǎn jiàng lù]
      明宦官魏忠贤擅权,阉党王绍徽用《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配以所恶东林诸人,编集成册,名《点将录》,献于魏,为构陷依据。
  59. 点鬼録 [diǎn guǐ lù]
      同“点鬼簿”。
  60. 登録 [dēng lù]
      1.刊登。 2.指登记录用。
  61. 都録 [dōu lù]
      犹录事。
  62. 掇録 [duō lù]
      1.选取记录在案的有功之人。 2.选录。
  63. 剟録 [duō lù]
      摘录,选录。
  64. 防録 [fáng lù]
      防范和管束。
  65. 符録 [fú lù]
      见“符箓”。
  66. 骨録 [gǔ lù]
      谓载入仙人名籍,具有仙风道骨。
  67. 干録 [gān lù]
      指帝王的著作。
  68. 觥録 [gōng lù]
      见“觥録事”。
  69. 过録 [guò lù]
      1.检阅簿录。 2.把一个本子上的文字抄写在另一个本子上。
  70. 后録 [hòu lù]
      称某些以“録”为书名的著作的续篇。如:《文献通考.经籍四四》着录有《闻见后录》二十卷。系宋邵博继邵伯温《闻见前录》之作。宋王明清《挥麈录》之续集亦称《后录》。
  71. 横録 [héng lù]
      谓无端定罪。
  72. 回忆録 [huí yì lù]
      文体的一种。用文学形式记叙个人所经历过的生活或所熟悉的历史事件。
  73. 集録 [jí lù]
      汇辑抄录。
  74. 旌録 [jīng lù]
      表彰叙录。
  75. 缙绅録 [jìn shēn lù]
      旧时书坊刊印的全国职官录。亦省作“缙绅”。
  76. 节録 [jié lù]
      从整篇文字里摘取重要的部分。
  77. 搢绅録 [jìn shēn lù]
      清代记载京朝及外省职官履历的书,由书坊逐年刊行,详载各职官的姓名﹑籍贯﹑出身等。取古代官吏缙绅垂笏之义为书名。亦称《爵秩全函缙绅全书》。
  78. 拘録 [jū lù]
      1.拘束谨慎。一说为勤劳。 2.拘禁;逮捕。
  79. 课録 [kè lù]
      谓征收赋税。録﹐征收赋税的簿册。
  80. 领録 [lǐng lù]
      总领,全面掌管。
  81. 冥録 [míng lù]
      迷信传说中阴间鬼的户籍簿。
  82. 梅録 [méi lù]
      见“梅禄”。
  83. 漫録 [màn lù]
      随笔记录。宋吴曾有《能改斋漫录》十八卷。
  84. 秘録 [mì lù]
      珍奇的典册。
  85. 摹録 [mó lù]
      用依样描画的方法过录。
  86. 名録 [míng lù]
      犹名册。
  87. 目録 [mù lù]
      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记录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内容与收藏等情况,或列出书刊的篇章等目次,以供读者检索之用的工具。前者按形式可分为卡片式目录和书本式目录两种;后者多载于书刊的正文前面。《汉书·叙传下》:“刘向 司籍,九流以别,爰著目録,略序洪烈。”南朝 梁 沉约《上<宋书>表》:“谨条目録,诣省拜表奉书以闻。”宋 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又略举事目,年经国纬,以备检寻,为目録三十卷。”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前有目录,始自 同治 庚午,终于 民国 丁巳。”
  88. 农録 [nóng lù]
      指《神农本草经》。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并编录为书。
  89. 讫録 [qì lù]
      见“讫箓”。
  90. 品録 [pǐn lù]
      品鉴收录。
  91. 谱録 [pǔ lù]
      1.即谱牒。 2.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中的一个类目。创始于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专收图谱之书﹐颇为庞杂﹐为后来的目录学家所沿用。《四库全书》列于子部杂家之前﹐下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三门。
  92. 缮録 [shàn lù]
      誊写。
  93. 铨録 [quán lù]
      铨选录用。
  94. 全国纪録 [quán guó jì lù]
      某些运动项目的全国最好成绩。这些运动成绩通常是能由时间﹑距离﹑重量等客观标准来确定的。我国的全国纪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并公布。
  95. 日録 [rì lù]
      1.史书记事的一种体例。记其事并记其时日。 2.指史官按日的记录。 3.犹日记。
  96. 曲録 [qǔ lù]
      1.亦作“曲录”。 2.弯曲貌;屈曲貌。
  97. 雀録 [què lù]
      见“雀箓”。
  98. 迻録 [yí lù]
      抄录;誊录。
  99. 七録 [qī lù]
      1.书名。是继汉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著,南朝梁阮孝绪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已失传,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广弘明集》卷三中。
  100. 點將録 [diǎn jiāng lù]
      明 宦官 魏忠贤 擅权,阉党 王绍徽 用《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配以所恶东林诸人,编集成册,名《点将录》,献于 魏,为构陷依据。《明史·阉党传·王绍徽》:“初,绍徽 在 万历 朝,素以排击东林为其党所推,故 忠贤 首用居要地。绍徽 倣民间《水滸传》,编东林一百八人为《点将録》,献之,令按名黜汰,以是益为 忠贤 所喜。”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明考试之弊》:“《点将録》乃吏部尚书 陕 人 王绍徽 所辑。”
  101. 題名録 [tí míng lù]
      科举时代刻有同榜中式者姓名、年龄、籍贯的名册。有的也在录前载有主考、同考官等的姓名。清 李渔《比目鱼·假神》:“借本题名録查一查,就知道了。”清 赵翼《陔馀丛考·题名录》:“一榜进士出翰林衙门,例刻题名録,此葢本 唐 进士登科记之例也。”《儒林外史》第三回:“适才看见题名録,贵房师 高要县 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兄弟。”参阅 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六。
  102. 徵信録 [zhǐ xìn lù]
      有关经手公益款项收支情况的报告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究竟他收了款,就登在报上,年年还有徵信録,未必可以作弊。”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二:“大家别性急。听说 赵守翁 正在赶办十多年来第一回的征信录呢!”
  1. 甄録试 [zhēn lù shì]
      旧时考试前的一种非正式考试,录取后,始准应正式考试。
  2. 语録体 [yǔ lù tǐ]
      用语录形式写成的作品。亦指模仿宋人《语录》的文白夹杂的文字。
  3. 王録事 [wáng lù shì]
      指 南朝 宋 王弘。
  4. 誊録生 [téng lù shēng]
      誊录所属下的誊录人员。清制﹐在会试下第的举人及顺天乡试正榜外选录能书者充任。
  5. 誊録院 [téng lù yuàn]
      宋始置﹐明清沿之。科举考试时负责誊录士子试卷的机构。
  6. 誊録书手 [téng lù shū shǒu]
      科举考试考卷的誊录人员。
  7. 报録人 [bào lù rén]
      报子。
  8. 道録司 [dào lù sī]
      旧时负责道教事务的官署。
  9. 觥録事 [gōng lù shì]
      饮酒时掌管酒令的人。
  10. 记録本 [jì lù běn]
      指开会记录发言或个人随事记录备忘的本子。
  11. 纪録影片 [jì lù yǐng piān]
      纪录真人真事的影片。 系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或历史事件作系统的、完整的真实记录,不容许任何夸张与虚构。按照题材及表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时事报导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和传记纪录片等。
  12. 目録学 [mù lù xué]
      整理研究各种图书,概括它的内容和学术源流,确定类别,编制目录的学问。 我国传统目录学始于 汉 刘向、刘歆 所撰的《别录》、《七略》,后来作者代不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