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名
【词语】寄名
【拼音】jì míng
【注音】ㄐㄧˋ ㄇㄧㄥˊ
词语解释
- [father] 指幼童认他人为义父母或僧尼的俗家弟子以求长寿之举
外语翻译
- 英语:adopted name, to take a name (of one's adoptive family)
国语词典
- 一种旧时的习惯。父母为求小孩顺利成长,而将其托名在菩萨或尼姑、道士处做干儿子或干女儿,称为「寄名」。
- 《红楼梦.第二五回》:「过了一日,就有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进荣国府来请安。」
- 也称为「寄籍」。
- 挂名,列其名而不负实责。
- 《明史.卷二○六.程启充传》:「身不出门闾,而名隶行伍,是谓寄名。」
网络解释
- 寄名
- 为了保证自己孩子的健康长寿、幸福美满,孩子的父母、家人在取名实践中给孩子取贱名,此外,还在礼仪的领域千方百计寻求途径、方法,甚至把思路扩展到了宗教信仰领域。让道士和和尚等给孩子取名,民间叫“寄名”,是指孩子出生满月以后,父母将婴孩送到道观寺庙,请道士、和尚取一个道名或法名,从此在礼仪、象征的基础上将孩子托付给道观、佛门,从而缔结一种宗教和世俗的亲属关系。人们之所以将孩子寄名神佛,不外是认为道观、佛门都是超凡绝尘的神圣所在,把孩子托付给他们,自然要受到神灵、菩萨的保佑,妖魔邪祟、祸患灾疾不易侵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