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讲,读书与成长似乎关系并不大,甚至于说毫无瓜葛。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的十六年的成长史可以说为我的读书史,读书是真真正正的伴随着我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读书这个习惯,其实源于我妈妈的培养。她是一个十分爱读书的人,从书中受益自不必说,她清楚知道,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人来说的重要性。所以,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她就买了很多带拼音的画片给我看,给我不厌其烦的拼读,她固执地以为这可以培养我对文字和图片的兴趣。即使那时候家里并不宽裕,她还是不断给我买书即使我不识字买回来的净是一些小人漫画书。
但,正是从这时起,我的心里就被埋下了一颗读书的种子。
后来,上小学一年级了,我还是热衷于读那些没有文字或近乎于图画册的漫画,不愿意去读那些带拼音的童话书,可是我很爱听妈妈跟我讲。于是妈妈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陪读,她读上一句,我读下一句,或者她读一段我读一段。而我对儿时最温暖的回忆就是在午后的阳光照射下,在自家的小院中,坐在妈妈怀里和妈妈一起读故事书。
在妈妈的连哄带教下,我慢慢放弃了没有什么内容的漫画书,开始转向童话书,每当在我们家的小院中,我被小伙伴们围在中间给他们讲故事,看着他们津津有味的表情和“崇敬”的目光,小小的我对童话书的热爱就更深了一步。
幼时埋下的那颗“读书”的种子生根发芽了。
上了初中,我来到了洛外。离家远了,来回的一次车费要近四十元,妈妈就让我一个月回去两次。这让从小都未离开过母亲,精神上未曾断奶的不满十一岁的我如何承受?妈妈是心疼我、知道我、了解我的,她找到了给我安放星期天的地方——西工区图书馆。从此,图书馆就成了我星期天的安身之处,学校——图书馆两点一线的生活,在别人看来对于一名初中的小孩来说,对于一名远离父母来异地求学的小孩来说不免枯燥、孤单,可我却乐在其中。
这期间,我接触到了各国作家写的优秀小说、散文了,我的感情也比小学细腻得多,开始不再简单的关注故事情节了,从那一本本的小说中我学到了很多。在《简爱》里我学到了忠诚,在《巴黎圣母院》里我学到了善良,从《悲惨世界》里我学到了宽容……很多很多。在那些日子了,书如同我的朋友,牵着我的手伴我走过了漫漫周末;又如同我的老师,鼓励我奋发向上、引导我奔向光明。我未曾有过寂寞和孤独,在一页一页的书中我专注的寻找着快乐!
小时候的我喜欢看史书,这可不是因为我成熟,而是事出有因。一次,有个上初中的表哥来我家玩,无意间跟我说起了他老师讲指鹿为马这个成语,他记不准讲的主人公是谁。正巧我在我爸给我买的一套少儿版的中国史书上看过,就绘声绘色地给他讲了讲,他直夸我记忆力好、不简单,比他很多同学讲得都好,上初三都可以。三年级的小学生哪里经得住连升“六级”的夸奖?顿时飘飘然了,于是自我鉴定自己是“了不起的预备役初中生”!就是这个“了不起”让我如上了瘾一样喜欢看史书。不过当时的我好像并没从中学到其他更多的东西——除了故事梗概。
到了初中,我又重拾史书。这一次,吸引我的不仅仅只有故事情节。从书里看到的也不再仅仅是故事情节。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明兴亡之理。”而对于我来说,当看到苏秦被兄嫂所辱,埋头三年,终得六国相印时,我懂得了努力。看到文天祥,即使为敌所擒,为人鱼肉之时却仍坚贞不屈,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句时,我学会了人要有所坚守;看到岳飞一心报国却被昏君佞臣所害时,我懂得了官场之黑暗……读史使我明智,读书让我达理。
读书的芽苗,现已郁郁成荫。
上了高中,时间越来越紧,生活越来越紧促,各种各样的的教辅,练习册蜂拥而至。考试像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接踵而来。我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成绩、成绩让我变得越来越浮躁。
这时,古文出现在了我的视野之中。
古文成了我桌上常客,《老子》、《孟子》、《墨子》乃至于《大学》和《中庸》,这些历代先贤思想的结晶,我的灵魂被其中的智慧和蕴含的哲理所荡涤,安抚我那急于求成的,浮躁的心。使我在这繁忙急促的高中生活中,使我在高中激烈的竞争中始终能有一颗平常心,使我能保留自己内心的那一方净土。
我相信,即使到了高三,乃至于大学,乃至于我的一生,我都将于书为伴,无需任何华丽辞藻装扮修饰,我只觉得,书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因为有书,我不会迷失方向,因为有书,我不会郁郁寡欢;因为有书,我才可能日趋完美……。
读书伴我成长!
详略不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