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是我们班的中队长。他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是我却看不起他,因为,他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气鬼。
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带了许多食品:有薯片、巧克力、棒棒糖、可乐……可是,王军只带了一杯水和几片面包。休息时,王军坐在一棵郁郁葱葱的松树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书,一边喝着水吃着面包。我走到王军的跟前,友好地说:“王军,咱们一起吃蛋糕吧!”可王军说什么都不吃,我气得骂了他一句:“你真是个小气鬼,爱面子!”听完,他看了我一眼走了。
有一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灾区人民缺吃少穿的,有的无家可归。学校号召大家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我毫不犹豫地捐了300元,心里暗暗地想:王军那个小气鬼捐得肯定比我少,应该就三十多元吧。
放学了,我故意和王军一起走回家。在路上,我急忙问:“王军,你捐了多少元?”
“我把我的零花钱都捐了。”
“到底多少元呀?我焦急地问。
王军伸出了五个手指头。
我想:果然被我猜对了,才五元。
于是,我叫起来:“小气鬼,你果然只捐5元钱!”我得意洋洋。
王军什么也没说,瞟了我一眼就走了。
几天后,校长在早会上表扬王军,原来他捐了五百多元!现在,轮到我脸红了。
从此,我不再叫王军小气鬼了。
在这篇写人的文章中,作者试图通过介绍同学身上的一个特点,来达到写作的目的。但是第二自然段中说他只吃面包,而不和同学们一起吃这件事,似乎没有说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让读者领悟到你这样写的目的,写了一半就戛然而止,显得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