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句初听上去天方夜谈的话来自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1963年的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现在,很多人可以用各种版本来诠释自己的理解,无非是“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2004年,埃里克·布雷斯的大片,同名电影《蝴蝶效应》真正地把这句话用强烈的视觉与思想冲击带入了人们的心中。神奇而诡异的剧情,惊悚而感伤的气氛,以及它让所有人沉默的命运起伏。这一切,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下45年前的那句名言,重新审视下自己的人生。它踩中了心中最柔软的那个角落,踩中了所有人,都想回到过去,改变历史,让一切变好的愿望。
主演埃文和他的“神经病”父亲一样,患有间歇性失忆症。他所有的疯狂行径,都会被自己转身的瞬间遗忘。看心理医生的时候,医生提供了一种方法给埃文的母亲来帮助埃文的记忆治疗,就是让他写日记。于是,这篇记载了埃文童年的日记,成了所有悲剧最后的希望,也成了全片最让人牵心的线索。
宿命的蝴蝶第一次振翅是在埃文7岁时候的一个周末。那天,对幼女有特别的“性趣”爱好的大人乔治在地下室里,强迫自己的女儿凯丽,自己的儿子汤米,还有前来玩耍的埃文拍摄了一场幼儿版“限制级片”。这些只有7岁的孩子们,从此在心中埋下了罪恶的种子,承担起原不属于自己的伤痛。尤其是汤米的性格极其扭曲。风暴来袭,被恶整的兰尼疯了,凯丽失去了爱情而自杀,汤米开始向埃文索命。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多年前的那只蝴蝶。
万念具灰的埃文发现了自己曾经的日记,在他翻看的同时,时间刹那间回流——他回到了日记记载的时空。他改变了宿命蝴蝶的振翅方式,微小的差别改变了一切,却还是逃脱不了另一个悲剧。于是埃文一次又一次地通过日记来改变过去,一次一次地被时间遗弃。逃不出的,是永恒的悲伤。小小的蝴蝶,让他体验了几世不同的命运。
埃文最后一次使用日记后,回到一切最初的起点。他拒绝了小凯丽的第一次问好,命运的齿轮彻底颠覆——他根本不认识凯丽一家人,从此他们的命运再也不会彼此纠缠。片子的最后,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埃文与凯丽擦肩而过。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却在不同的时间回头,从此终生错过。知情的埃文没有追上凯丽,而是放走了这个他爱了几生几世——真正的几生几世的女孩。人生一次次的因为一件小事改变,发生巨大的天翻地覆。每一次重来,埃文都都精心设计,但是都因为另外一个小事的突然出现而变得完全脱轨,向疯狂的方向去发展。他忧伤而释然的表情定格在了电影的尾声。这真的是一部让人感慨万分的影片。我们以观众的身份坐在台下,看屏幕上那些人命运一次一次的在眼前飘逝。看着他们的天真,淳朴,善良,扭曲,邪恶,倔强,软弱,幸福,悲怆,决绝和拥有,似乎就看到了自己的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穿行,林林总总的一切,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未来还不明了。我们都是宿命的蝴蝶,每一次振翅都带来了一场风暴,却又无时不刻被别人的风暴席卷。
想起麦卡·格鲁勃对电影《蝴蝶效应》的评价。他说:“我们每个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幻想自己能够改变过去好使目前的状态更好些,或者希望过另一种生活、成为另一个人。这部电影反映的就是这种想法,以及假如我们真这样做的结果。”
看着希望和绝望在太阳下彼此撕杀,我想,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谨慎地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更要用心警觉前路的深渊。我们应用自己的努力去让自己的世界更加美好,而不是妄想成为另一个看似幸福的人。正如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样,我们才是所有的希望。
感受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