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相信大家都听过“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样的名言警句吧!勤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如今,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可以想象在未来也许一切劳动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了,那么我们还需要劳动吗?我的答案是:需要,生命在于劳动。
生命在于劳动,劳动创造了我们。大家都知道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古时候,因为气候变化、栖息地争夺、种族繁衍的需要等原因,猿类分化为两支,一支留在树上,活在林里;另一支则下到地面,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通过劳动给自己建造居所、寻找食物。劳动的需要使它们进化出了手、学会了直立行走。可以说,在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直到现代人的漫长的进化和演变过程中劳动起到了至关重要要的作用,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我们,生命在于劳动,劳动创造了我们。
生命在于劳动,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劳动人民为我们创造了数以亿计的物质财富:奔波在生产第一线的木工、瓦匠、水泥匠、车间流水线上的工人等各工种的工人为我们制造锅碗瓢盆等各种用品和楼房居室;农民、屠夫等为我们提供粮食蔬果肉类等各种食物……回想一百年以前的五四运动,为什么工人罢工局势就扭转了,五四运动最终取得了初步胜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就是因为劳动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劳动者掌握话语权。今天,持续稳步增长的GDP、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是由劳动创造的,我们的生活所需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没有劳动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不能保障。同样的,作家、新闻记者、影视演员和导演等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劳动为我们提供书籍、影视作品等,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就连人工智能都是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产物。生命在于劳动,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不断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生命在于劳动,劳动将创造更好的我们。科技飞速发展,无数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科技文章分析都在表达一种恐惧—-人类或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众所周知,在人类与机器人围棋大战中,柯洁输给了能够对棋路进行精密分析和计算的机器人阿尔法狗;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败给了机器人……毫无疑问在将来类似于流水线工人、超市售货员、服务员这样的体力劳动者会被机器人取代。但总有一些劳动是机器人无法完成的,比如教书育人等重视社会交往的劳动、科技研发和文学创作等需要创新的劳动……这就给我们新一代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是未来的劳动者,我们不仅要具备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还要有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多种能力。人工智能只是将我们从低要求的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我们去完成更复杂的劳动,有了人工智能并不是我们可以不劳动的理由,恰恰相反,科技的发展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能够更好地参与劳动。如果我们不劳动了,丧失了劳动的能力,那么我们离被机器人取代的日子就不远了吧,这一定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生命在于劳动,劳动将创造更好的我们。
同学们,我们的生存需要劳动,我们的成长需要劳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劳动。相信大家都听过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的青春年华里不去奋斗去吃苦却干着我五十几岁乃至七八十岁都能干的事情,你要青春干什么?”我们身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身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有什么理由不劳动呢?同学们,去劳动吧!
感谢大家的聆听!
作者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劳动永远是人不可回避的热门话题,所有的劳动者的劳动都值得尊重。而且演讲稿是我们接触得比较少写得比较少的一种文体,作者完成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