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从1901年举办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地的作家们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然而在这90年里,荣膺的女性只有六位。我带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介绍她们的《捧走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们》这篇文章。
首位获得这项殊荣的是瑞典籍的赛尔玛·拉格洛夫。出于对第一位获得大奖的女作家的尊敬,我把介绍她的篇章读得特别仔细。读完后,我发现拉格洛夫成功的秘诀在于她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心以及坚强的性格。她在幼年时左脚残废了,享受不到同龄人在户外奔驰的快乐,干是就与书本为伴、并且萌发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后来,家道中落,但她通过超常的努力,考入了瑞典皇家女子师范学院,使自己接近了理想。
现在,我们这些小学生坚定的理想是绝对不缺乏的,且个个都宏伟得很,信心也都有,但坚强的性格却不太找得到。平时,跑步跑长了觉得累,作业多了点觉得累,计算题复杂了一点也觉得累。滋生了这种情绪,还觉得没什么,认为自己只要有和理想相吻合的天才,就一定能成大业。孰不知,没有坚强的性格,哪有锲而不舍的努力?没有锲而不舍的努力,哪有理想的实现?更何况,拉格洛夫是在跋足、家境衰落的情况下得到成功的,而我们四肢健全,生活优裕,还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拉格洛夫获奖后过了17年,意大利小说家拉格齐亚·黛莱达步她的后尘,成为第二位获奖的女性。她的情况与拉格洛夫有所不同,她的故乡是意大利撒丁岛上一个原始美丽、恬静的小镇。她在那儿过着舒适的生活.黛莱达的成功除了她自己的努力外,也取决于她对故乡的爱恋。黛莱达25岁之后离开了故乡,但她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撒丁岛为背景的。
其实,除了作家,不管是哪行哪业的人,都应该爱自己的祖国和故乡。否则,即使拥有再大的成就也是枉然。我的故乡也很美,我也有一个当作家的理想,将来我如果有幸当上作家,我也要像黛莱达一样,把故乡的美,把对故乡的爱,都倾注到作品里。
继黛莱达之后获奖的另四位女作家是饱经辛酸的温赛特、写中国题材获奖的赛珍珠、自学成材的米斯特拉尔和犹太女诗人萨克斯。她们的作品都诉出了人民的心声,道尽了人间的坎坷,成功后,她们不是将所有的奖金都捐献给社会,就是利用自己的声望给世界的福利事业作贡献。读完文章,我发现了人世间更多的是真、是善、是美!
本篇读后感基调大气磅礴,观点独到,论证内涵丰富,论据更是纵观世界历史,阐述了“拥有真善美”的重要性。一针见血,视角独到,文采斐然,显示了作者丰富的积累和开阔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