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今人曰:“人敢想敢拼敢闯才会成功。”;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古今中外,“要上进,应进取”已成为亘古不变的真理。于是,许多年轻人志向满满,心中萌生出一个强烈的愿望:凡事都要力争上游,永远要坐前排。”
这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本书,名字叫《永远都要坐前排》。讲的是撒切尔夫人的故事:玛格丽特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从小就被父亲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不落后于人,“即使坐公交车时,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残酷”的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决心。玛格丽特不仅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其他活动中也都是名列前茅,最终成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一颗璀璨的明星。
看了上面的例子,你心中一定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有一种“永远要坐前排”的冲动吧。别急,静下心来想一想:难道做人真应该永远坐前排吗?
非也。试问:这世界上能有几个撒切尔夫人?难道人人都可以在“残酷”的教育下,在不懈的努力下永远独占鳌头吗?再试想一下:要是人人都不切实际地为力争第一而绞尽脑汁乃至不择手段,难道不会出现更多的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吗?人际关系不会更紧张吗?社会不会更动荡吗?
其实,我和你一样,都只是芸芸众生中一颗颗渺小的沙砾,都只是一颗颗小行星,在既定的轨道上留下自己深深浅浅的生命痕迹。诚然,在生活中做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没有必要事事都要争第一。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并且长短有限。在这有限的生命中,一个人的精力亦是有限的。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很出色,除非是IQ超高的爱因斯坦似的天才人物,不过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既然知道精力有限,却硬要处处争强好胜,处处不甘人后,结果可想而知——不但累坏了自己,收获亦寥寥无几。
有一个故事想讲给你听:有一个男孩,不笨,且从小就爱处处争第一:跑步,他总是拼了命地冲在最前面:学吉他,虽然不喜欢,却硬着头皮拼命地弹,只是不甘人后……长大后他成了一个各方面都略知皮毛的“事事通”,却依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郁闷的他找到了一位科学家,向他倾吐了心中的苦水。听罢,科学家没说什么,只是从口袋中掏出一面凸透镜,将日光汇聚到一点,照在一张白纸上。不一会儿,纸便燃了起来。青年若用所思,然后开心得笑了,因为他终于明白:做人也应该像凸透镜一样,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去获得成功。
听完这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你是否颇有感触呢?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一点上,我认为这一点,就是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位置。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位置,位置的优劣不在于高低,而在于质量,关键是所选取的位置是否准确,是否适合自己。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认清自己的优势,然后以平和的心态脚踏实地地去追求,并把它发挥到极致,就能够在某方面成为最优秀,最出彩的。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不断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可以成功。但成功的概念绝不是永远要坐前排,而是应该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找准那一点,并注入自己百分百的精力,充分去展示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许多人都说:“人生应该永远要坐前排,那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而我却要说:“人生不必永远坐前排,这是一种理性,一种睿智。”从现在起,以一颗乐观超然的心,为自己寻找一个正确的位置,并努力地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生活会更加和谐,生命也必将熠熠生辉,散发出绚烂夺目的光彩!
本文开头运用古今名言,引出观点“凡事都要力争上游,永远要坐前排”;然后举例论证,分析精炼,很好地论证了观点;接着联系实际,指出其现实意义;结尾扣题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