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柔的风拂过,安抚我清瘦的身影,迷离的眼,在静谧的夜空寻找什么,无声的在心上刻下一道道印痕……
七夕,如水的夜,一个人,站在阳台,呆呆地凝望着深邃的夜空。朦胧的星光弥漫,流溢出梦幻的影像。空寂的心,努力地张开,想用梦幻的图画填满。更想抚过朦胧,见到牛郎织女相见时的灿烂。鹊桥上,痴情的眼,无声的诉说着无尽的思念。生动的笑颜,醉人的漾开,黯然了熠熠星辉。彼此相拥的瞬间,鹊儿心也为之而颤,筑成的鹊桥,便有了一丝涌动的幸福波澜。流动的云朵,卷起轻柔的衣褛,把他们紧紧地纠缠,只怕幸福悄悄地跑开。清丽的月光,悄悄的来到他们身边,为他们染上梦幻的色彩,悠悠的奏响爱情的美妙琴弦,定格成天长地久的情爱图画,吟成旷古绝伦的银河天桥之恋……
眨眨眼,只看见两颗迷离的星辰相隔两岸,落寞的发出清冷的光。鹊儿已飞走,只剩下断桥上残缺的图画,吟唱着哀伤。我轻轻地挑起眉睫,展开忧伤的笑颜,孤独的思念,镶嵌在断桥上那别离的心碎目光,眼眸中,难舍的泪帘,打湿了七夕之夜,银河的天桥之恋……
家中院里种着几株葡萄,妈妈总是告诉我们,在七夕这天的晚上,可以在葡萄藤下听到牛郞和织女在鹊桥上的谈话。那时,姐妹几个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相邀着七夕晚上来听。可那时太小,对阴历没有太多概念,一直错过,直到现在,葡萄藤已不存在,牛郎织女的稍稍话,再也不能听到了。
很喜欢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心里总会对牛郞织女不能常相见而叹息。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又称为“乞巧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希望女孩都可以心灵手巧。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动日臻丰富多彩,而“乞巧”之举则成为最为普遍的节俗活动。《荆楚岁时记》一书中描述此俗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等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现在,七夕节原本的习俗已被遗忘,而由于牛郞织女爱情传说的存在,被大家称为“中国情人节”。
今天,又是一年七夕夜,天上的牛郞和织女是否能相见,我们已不知,但地上的有情人终将眷属。
本文开篇直抒胸臆,点明“七夕,如水的夜”,迅速照应文题核心词“又是一年七夕夜”。文笔流畅,如“我轻轻地挑起眉睫,展开忧伤的笑颜,孤独的思念,镶嵌在断桥上那别离的心碎目光,眼眸中,难舍的泪帘,打湿了七夕之夜,银河的天桥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