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感动中国,被胡佩兰医生高尚的医德所打动;被姚厚芝用母爱编织成的《清明上河图》所震撼;被翁秀红的将军夫人晚年生活所征服。
这些人有大爱,大仁,大义。但距我们的生活又有着距离。我不禁发问:我的感动在何处?
也许在一通温暖的电话中:“小煜,最近学习好吗?冷不冷?”“挺好的。”又是姥爷从宁波打来的电话,想想看,离开他已经近1年半了,打小我便与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7年前,姥爷中风了,走路需要轮椅和拐伏支撑,说话很不清晰。
“小煜……晚上吃饭了吗?”“吃了。”话筒边又传来姥爷的声音。别看现在他说不清话,当年他可凭借自己考入了武钢三中呢!但一想到他现在的模样,不禁有些心酸。
“小煜……姥爷想你啊。”一听到这里,不禁鼻子一酸,差点流出泪来。我刚上初中时,妈妈便将我从姥爷那接了过来,姥爷刚随姨回宁波去了。虽相隔千里,但他仍坚持不时给我打电话,用那略微颤抖的深厚嗓音,让我知道他很好……
电话至此,不禁自问:“感动在何处?”
——感动在身边。
也许在一个故事里:从前有个哑巴女孩和一个小男孩相约在夏夜的灯塔中:“明年,后年……之后的每一年都要一起在夏日的灯塔里玩耍。”
但后来那男孩忘记了诺言,当他记起赶到灯塔那里时,哑巴女孩不见了。她们的家搬走了,留给男孩的只有一个旧风筝,上面写着那个诺言。
二十年后,男孩成了医生,有天,他遇见了成为了大提琴家的女孩。她已经忘了他,但他仍每天在她家窗台前放飞着那二十年前的风筝,面对那永远不会拉开的窗帘,他已然心满意足。
这是一篇外国小说,虽短小但打动人心。不仅如此,作家们笔下的屈原、陆游、辛弃疾的命运,无一不让人动容。
书读至此,不禁自问:“感动在何处?”
——感动在书中。
“感动中国”感动了整个中国,身边的小事与笔端倾注的文字感动了我们。感动在何处?也许是在荧屏中,一个民间传说中,一声问候中,一只向你伸出的手中……
感动不需我们寻寻觅觅,正如几米所说:“我在冰封的深海,找寻希望的缺口,却在午夜惊醒时,蓦然瞥见绝美的月光。”感动是一种正能量,它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告诉我们“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使我们不再迷茫!
那已经体会感动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有所作为吗?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自己的手;在他人生活遇到瓶颈时帮助别人一把;在他人伤心难过时给他递上一张纸。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人感动,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感动在何处’’。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会变得怀有感动的心,这个社会也会更温暖!
自问至此,我也寻到了问题的答案。
感动在何处?感动在心底!只要用心找寻,便能发现我们心中的那价感动,那份正能量!
形(结构)散神(中心)也散,主旨深化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