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病成珠,又有谁知道,这美丽的成果是一点一滴的痛的积淀;化茧成蝶,又有谁知道,那一刻的耀眼是久耐酷寒破除束缚的痛的升华。要想成功,必先付出;要想美丽,必先忍痛。
他的作品,为人们演奏百年而经久不衰;他的轶事,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他的童年却异常凄凉:家境贫寒,父亲嗜酒。为了摆脱困境,父亲把他当做摇钱树。早上叫他起床的是一盆冷水;弹琴不见起色的“奖励”是拳打与辱骂,每天超负荷的练琴几乎压垮了他最后一根神经。然而,在这种近乎惨无人道的训练下,他一点一滴积累着音乐的技巧。成年后,他一次又一次出色的指挥轰动了欧洲乐坛。失聪后,又以惊人的毅力创造了音乐史上的奇迹:谱写出一部又一部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他,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回答:“如果你能每天练琴2小时,你也能像我一样。”为这份成功,他付出了太多,正是这点滴美丽的痛,成就了他“乐圣”的美名。
向西,再向西。有个僧人,越过边关封锁,躲过刀光剑影,翻过万顷黄沙,最终到达了天竺,取回了真经。本领高强的徒弟相随当然是虚构,恶劣至极的环境倒大部分是真的。他用自己的脚步,踏出了一个个痛的足迹,也踏出了一个个美丽的光环。他的事迹家喻户晓,甚至写入了小说《西游记》——他就是玄奘。西游记描述了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是不可或缺的,这固然是艺术的神话,但又道出了玄奘取经路上的真谛:没有付出的痛,自然不会有他成功的甘甜。相较他同时代的“高僧”,他不够安分,自讨苦吃;然而,历史最终记下了他的美丽的痛,他的美丽的痛也记下了历史,至今研究古印度的历史,《大唐西域记》是绕不过的。
生物学界里,有个兢兢业业的神父,三十年如一日干一件事:种豌豆。当然,他不是为了效仿陶渊明,他种豆的目的更单纯——科研。年复一年,种豆,收豆,统计。说起来是如此轻巧,然而这位神父为他的种豆生涯付出的艰辛,承受的清苦,忍受的孤独,是常人难以设想的。他最终开启了人类通向遗传学的大门,他也因无悔的付出获得了“遗传学之父”的美称——他就是孟德尔。
付出的过程往往是苦涩的,默默无闻的,甚至要忍受嘲笑讥讽;然而,终有一天,这美丽的痛将化为闪耀的明珠,世人瞻仰。生活亦然,没有付出,何谈回报?多一份坚忍,多一份痛,多一份付出,相信属于你的成功将计日可待。
想要成功,必先付出;想要美丽,必先忍痛。
论述语言无感染力,论述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