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将自己归于新闻人,或许是因为专业使然吧,或许只是单纯的心理上的慰藉。虽说自己还不称职,但姑且就这样叫吧。于是手中就经常多了些有关新闻的东西,久久的也不乏几本著名新闻人物的自传。浏览着他们的过往,偶尔也开点小差畅想一下自己作为新闻人的未来,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最近,头脑中总盘旋着“痛并快乐着”这5个有点矛盾的字,这是一本书的雅名,也称得上是一段不错的人生吧。作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新闻人,干过4年的报纸,现如今在电视也混得蛮开。赶上了名人出书的热潮,也便出版了自己的自传,小小地总结了自己的前半生。与当下名人出的书相比,可以肯定的是,作者的文笔是很好的,平淡的描述也总能让人泛起感情的涟漪,这点在出书大军中是少而又少的,加之他特殊的身份,自己对他的偏爱也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记得书中曾提到过这样的话,自己认为挺经典的也便记下了。想想等以后老了,也有机会在孙子面前谈谈自己年少时的“丰功伟绩”了。话是这样的:不管是怎样的日子,不管是不是你主动选择的日子,只要在你生命中留下痕迹,回忆时便总是夹杂着一种温情。这是作者回忆自己大学4年生活和刚走上社会那段艰酸日子时写下的感想,如今在我们的眼里看似平淡,细细地咀嚼也难免有那么一些道理。道理也便是有了,但怎样理解也便看每个人的造化了。至少那时我是这样想的:日子还是得过的,不管此时你是正和家人分享着幸福的喜悦,还是躲在阴冷的地下室里盯着发霉的面包发抖,日子是不管怎么样的,人活着也便活着,除非他真的想死,要不然他依旧还是活着,只是活着的方式不同而已,活着也便有了以后的希望,有了个畅想的余地,这也正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道理,当你回首活着的路时,感慨也便夺眶而出。有朋友的日子也总是美好的,因为有了聊天的对象总比光吃饭的日子来的有劲,干什么也总有个人罩着,胆子也便大了些。在大学男生不谈恋爱是不行的,但谈了恋爱而无炫耀的对象又是万万不行的,于是温情一词也便摆上的餐桌,等着较感情化的人去宰割了。
话是多了,因为当时自己也便这样想着,话匣子一开也就关不住了,但这是在遇到有感触的话题下,没感触的也便是强逼着也开不了口的。书中还有过这样的一段话,自己也是有感触的。“如果说,被污染破坏的是我们的生存环境,那人心的被污染,破坏的则是我们生存的理由”浅看之下,这句话只是作者埋怨了中国的环境污染之后又对人性提出了质疑,但仔细考究还是能从中得到些什么的。得到的也正如那句老话“因人而异”吧。但读后没有一丝感触的灵魂可以想象已经空虚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也便如作者所说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天天守着几亩薄田的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火了,引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也便是家家户户都奔小康了,但富了的背后是给人警醒的。当平日里靠山吃山的穷乡亲们为了那几把票子,活生生地把一座大山的衣服给扒了,那靠水喝水的父老们正拎着几只金桶排队去等水接济时,这又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啊。想想一个偌大的中国,有那么一天,13亿人一同哀悼死掉腥臭的环境,那场面是多么的宏大啊,想必也能评个吉尼斯记录吧,也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语言平淡,不会描写,详略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