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

有些人心怀远大理想,努力奋斗,最终得到丰厚的回报。

有些人同样心怀远大抱负,却空想不做,最终一事无成。

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旁,有一块墓碑,碑文写道:“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将行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就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会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就像这座墓的主人一样,一辈子空想改变环境,却不想改变自己,最后碌碌无为。

改变自己,从根本上说是对自己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每一个人都会有过改变周围环境的想法,当你发现自己为了目标需要做出改变时,这说明你已经有了清醒的头脑。能够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才能更好的活着。这是对自我认识程度的提升。这种提升是我们需要的,而在这种再认识的驱使下,你对自己做出了再创造,能改变自己的人是不平凡的人,这种再创造有助于以后的生活。当我们面对逆境和坎坷,能意识到需要改变并能立刻付诸行动,就能够达到“改变”的境界了。

有些改变是因为达到目标的方法不对。鲁迅先生看到人们在病痛的折磨下而含恨离世,他想如果能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医治病人,也许人民的生活会好起来。于是他不辞辛苦飘洋去往日本学医。他很努力,只希望早日学成,回国去抢救那些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但自从他在课上看到纪录片中中国人目睹自己的同胞受到侵略者迫害而毫无反应地令人吃惊的一幕时,他改变了他的认识。他不再热衷于学医,而是拿起锋利的毛笔与侵略者做抗挣。“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抱着这种想法从仙台回到祖国,立志于改变人们的思想,让人民觉醒!他弃医从文,先改变了自己,然后用自己的笔唤醒了无数的中国人。进而改变了整个国家。

有些改变是因为原本的目标就有问题。陶渊明饱读诗词,熟稔书经。为的是榜上有名,光宗耀祖,达官显贵。但当他发现他的傲骨不能使他为五斗米这要时,他毅然决然的挂印辞官,归隐田园,与菊为邻。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无法一展鸿鹄之志,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寄情于山水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他们改变自己,不经意间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当时之人钦慕,但却被后人所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

以不变应万变的日子已经结束了。变,才是永恒的法则。改变自己,才可以将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历久弥香的琼浆,才可以使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梦想筑成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

小学人物自己其他六年级1200字及以上


名师点评

本文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作者对改变自己的见解,开头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文章用词恰到好处,通过鲁迅和陶渊明的事例对改变自己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立意高远,令人赞叹。本文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