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楼

宋代范成大

在秦楼之北,楼上下皆饮酒者。

连衽成帷迓汉官,翠楼沽酒满城欢。
白头翁媪相扶拜,垂老从今几度看。

抒情亡国爱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翠楼在秦楼的北面,楼上楼下都是饮酒的人。
人们成群结队只为迎接故国使臣,大家翠楼买酒举杯同庆。
白发老人相互搀扶着来拜见,他们此生没有几次机会再见汉官了。

注释
翠楼:为相州(今河南安阳)的旗亭,是来往旅客住宿吃喝的地方。
秦楼:在相州寺(寺,也作市)中,是宋代相州城内最繁华的地方,建筑精美壮观,被誉为相州第一楼,三层高,建筑雕梁画栋。
衽(rèn):衣襟、衣袖。连衽成帷:极言人多。
迓(yà):迎接。
汉官:指南宋使者。
沽(gū)酒:买酒。
媪(ǎo):老太婆。
垂老:将老,古代以七十岁为“老”。

1、喻朝刚,周航编著,《宋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2,第161页
2、霍松林著,《宋诗举要》,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6,第310-311页
3、房开江著,《宋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07,第98-99页
4、朱德才,杨燕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05,第45页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作者使金途中经过相州时所作。公元1170年(宋孝宗乾道六年),范成大被派出使金国,他自渡淮至燕山,行经北宋故土,赋七绝七十二首和一卷日记《揽辔录》,以记沿途闻见,这首诗是其中第三十首。

1、霍松林著,《宋诗举要》,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6,第310-311页
2、刘乃昌选注,《宋诗三百首评注》,齐鲁书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227页


赏析

  该诗前两句泛叙相州百姓迎接“汉官”的场面,后两句专叙“白头翁媪”拜见使者的情景。这首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抒发了作者心中的亡国之痛,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感情。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通过描写迎接汉官的场景,表现了金国统治下宋室遗民浓烈的故国之思。

  “连衽成帷迓汉官,翠楼沽酒满城欢”,是广泛地叙写相州百姓自发地在翠楼附近成群结队欢迎“汉官”的感人场面。人们争相迎接故国使臣,衣衫相连宛若一道帷幕。他们把南宋使臣当做故国的象征,满城争看跪拜,沽酒欢庆。满城上下但见群情欢腾。然而,从一片欢腾的气氛中,又让人感受到了相州汉族百姓心中的那一份哀怨悲痛之情。

  “白头翁媪相扶拜,垂老从今几度看”,则是专门地叙写“白头翁媪”拜见使者的情景。这些满头白发的老人,都已经年近古稀,今生今世没有几次机会再能看到宋朝派来的使臣了。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使臣是代表皇帝的,看到大宋王朝的使臣就如同看到了大宋王朝的皇帝,就如同回到了故国的怀抱一样。正因为如此,这些老人才不顾年迈体衰,互相搀扶着,纷纷向翠楼涌来,参加盛大的欢迎仪式,表达不忘宋朝的一片忠心。

  诗人用盛大的欢迎场面、“相扶拜”的生动细节和“垂老从今几度看”的沉痛语言,把沦陷区汉族人民在金国统治者监视下未必敢公开表露的怀恋故国之情和盘托出,同时也含蓄地流露出对南宋当局不图北伐奉行妥协投降政策的不满。

1、喻朝刚,周航编著,《宋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2,第161页
2、霍松林著,《宋诗举要》,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6,第310-311页
3、朱德才,杨燕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05,第45页